初冬时节,凉意袭人,看戏若迷,心暖如春。11月7日,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特邀河北、北京京剧名家相聚怀柔,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在怀柔文化馆成功举办。
本次联谊会由资深名票闫敏主持。
联谊会开始,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会长卢世华致辞。卢世华表示,红螺文化研究会2008年成立以来,秉承先贤遗训,挖掘整理弘扬儒释道及传统绝学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在世界有一定的影响。欢迎河北京剧名家、保定戏剧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韩莉,带领保定京剧名家前来考察、指导工作。感谢所有到场的京剧名家,祝联谊会圆满成功。
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多方面的信息,历史的、政治的、思想的、文化的、人性的等等,并且带有鲜明的民族性。深入挖掘戏曲传统价值和审美意义,使大家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,将它们传承发扬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。本次联谊会上,各地票友、京剧名家大展风采,你方唱罢我登场,生旦净丑流派全。众多京剧票友的精彩表演,令观众感受到了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。
“ 姚期”裘派味十足,音色粗犷豪放,气势磅礴的铜锤花脸,将为人重信重义、忧国爱主、直率坦荡的东汉大将姚期演绎得淋漓尽致,赢得了阵阵掌声。
鼓息鼓响,弦起弦落,京剧名票接连登场,唱段中那高歌笑语、手舞足蹈的欢愉,那仰天长啸、俯首低吟的感慨,那捶胸顿足、恸哭悲泣的哀痛,那呼天抢地、缠绵悱恻的情愫,将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逐一呈现在众人眼前。两个多小时的演唱,给现场的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、听觉享受。
“京剧分为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5个行当,流派纷呈,唱腔各异,不同的唱腔表现不同的感情,诠释不同的故事,是演员们长期凝炼的音律精华。从脸谱、服鉓到唱腔、表演,它的每一部分都美仑美奂,妙不可言。”一提起京剧,红螺文化研究会会长、原文化馆领导卢世华女士情有独钟,“京剧堪称国粹,历经两百多年发展创新,早已浸润成为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。筹办此次活动,目的在于弘扬传统文化,传承戏曲经典,繁荣振兴京剧艺术。”
原怀柔戏剧家协会会长吴义生,原保定市京剧团专业琴师韩长龙等人为这次联欢伴奏,获得阵阵热烈的掌声。
红螺文化研究会会长卢世华女士表示:“我们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播与推广,类似今天这样的活动,我们一直都在做。”她说,“我们举办过很多场,包括通俗歌曲演唱、相声表演、古筝专业交流会等,还不定期进行红螺文化研究研讨、人体生命科学讲座,并经常邀请国学专家学、美院导师教授琴棋书画等课程。”